第(2/3)页 钱氏身边,以此过去,赵氏也在,老太太自然也在。 云裳等人到的时候,考量刚好开始,听到前方秦云希朗朗说出“夏礼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;殷礼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”,她的脸上露出了冷笑来。 村里的孩子,比不得县城私塾,一般孩童都是六七岁开始启蒙,从三百千开始学习。因大家大都还要兼顾家中的活路,所以学习进度也要慢上一些,像是秦云生现在九岁,也还在学习百家姓以及一些简单的诗句上。 但秦云希刚刚考量的句子,分明就是出自《论语》,那是秦云生现在根本没有涉及到的学习范围。 别说是秦云生,在学堂里,便是跟秦云希一般大小的学子们,也根本没接触到过论语——他能提前接触,必然是沾了他那个秀才爹的光,而且那位被钱氏收买的学堂先生,也是秦磊推荐的,他自然少不得给秦云希开小灶。 前方的秦云生只听了开头一句,就知道自己接不上,想到来之前小妹悄悄给自己说的话,他的目光不由地转到了对面的秦云旺身上。 然后,果然看到了对方流露出了比自己还茫然困惑的神色来。 秦云希竟然真的没有跟秦云旺串通起来欺负自己,秦云生心中的忐忑顿时减少了大半,只要秦云希不帮秦云旺,他就有绝对的把握胜过秦云旺。 “快说呀,快说呀……”钱氏却是不明就里,她就记得秦云旺先前还在给自己说已经跟秦云希说好了,让她不用担心,怎么这会半天都不张口啊?! “文献不足故也。足,则吾能徵之矣。” 众人都静默着,巴巴的目光落在秦家二郎或三郎身上,等着他们开口,好不容易终于听到了应对,却愕然发现那声音分明是个女娃的声音。 站在最里面的人,一眼就看到了说话的人正是秦家二房的小闺女秦莲儿,但在外围的人,却是不明就里,一边面面相觑,一边询问着是谁在应答,答对了吗? 云裳将秦云希的下一句接了出来后,如同一个正常六岁孩童一般嘻嘻笑着,大声说道:“大哥,你这也太简单了吧?连我都能对得出来,还怎么考量哥哥跟三哥的学问。你看,哥哥跟三哥都不说话呢。” 这看似天真的童言童语,让围观的人俱是露出了恍然的神色:原来秦家二郎三郎不开口,是因为题目出得太简单了啊。 秦云希却是露出了惊惧,这《论语》原就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题目,二郎三郎在学堂里根本没学到的,怎么二房的小丫头竟然张口就对出了正确答案?! 不信邪的他,又再次开口,将他精心准备的《孟子》里的句子念了出来。 这次更邪门,他才停下,秦莲儿那边竟然就接了下半句,其顺畅的程度,竟让他有了一种对方已经将《孟子》背得滚瓜烂熟的感觉。 “大哥,怎么还是出这么简单的?”云裳继续嘻嘻笑着,“这些都是平日里我哥哥在家背的文章,连我都能背了。” 村里的人多半学识有限,对他们来说,不管秦云希出的是三百千,还是四书五经,统统都属于超纲内容,一律听不懂。现在只见六岁的小女娃随口就能接下秦云希的出题,当真以为是云裳口中说的那么简单,纷纷起哄,让秦云希出个难的。 至少,这说好了是考量秦家二郎三郎的学问,怎么着也得先把六岁的小女娃难住才行吧。 秦云希偏不信邪,又连着出了几道。 果不其然地,云裳都答了上来。 这些村民们再看秦云希的目光,已经没有之前的期待跟敬重了。 都说这秦家大郎的是个读书的料子,但怎么连六岁的女娃都难不住,莫不其实就是个空壳子吧。 盯着众人的目光,秦云希汗如雨下。 那边老太太看到这样的情况,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但她却明白如今奇怪的情况都是因为云裳开口说话造成的,顿时不满地冲着云裳吼了几句:“你给我闭嘴!这是你大哥在考量二郎三郎,你个小丫头片子,哪里有你说话的份。” 秦云希连出几道,都不是最开始跟自己说好的内容,秦云旺心中愤恨,只盼着云裳能一直接了秦云希的话,让他跟秦云生都答不成,成全了自己的面子。现在听老太太竟然要云裳闭嘴,顿时就急了:“奶,让莲儿说啊,大哥连莲儿都考量不过的话,可没资格考量我跟二哥。”顿了一顿,自己得罪秦云希还不算,他还拖着秦云生一起下水,冲着秦云生问道,“你说对吧,二哥?” 秦云生不是傻子,他可不想得罪秦云希,否则光是老太太,就能生吞活剥了他,正想着如何应对的时候,却听到了云裳抢先说了话:“大哥,你就出些什么三百千那种难的嘛,不要出这些简单的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