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问道:“如今李淳风做的这些真的可以算出大唐国运吗?” 李正咧嘴笑道:“怎么可能?” 房玄龄说道:“从一个国度的人口,赋税,土地,不就可以推断出国运吗?” 李正无奈说道:“你们想简单了,大数据只是一个数据而已,当然做这些数据的人如今是人,做决定的更是人,国运和人有关系,和那些数据没有关系。” 喝下一口茶水李世民沉默下来。 房玄龄又说道:“若是等到了大唐形势像杨广在位时期,大唐会灭亡吗?” “可能性不大。”李正摇头。 李世民问道:“为何?” “做数据的是人,做决定是陛下,大数据最多只是一个参考,从大方向上看出如今的不足,但是做决定依然是陛下和朝臣们。” 房玄龄心里细细想着这些话。 李正接着说道:“就像是现在,陛下想要开科举,没人拦着陛下吧,这就是决定,决定是人做的,而不是数据做的,数据不过是一个辅助而已,可以让我们想到知道如今缺少的时候,从什么方面开始入手。” “这一切的决定都是在于陛下,大数据不能做决定,它只是一个辅助而已。” 房玄龄点头:“原来如此,不过不得不说把数据都汇总之后确实条理更加清楚了不少。” 王鼎把手中的甘蔗递给了李世民。 李世民在这里王鼎确实是不敢吃这个甘蔗了。 接过甘蔗,李世民一边啃着说道:“李正,朕想要给寒门学子一条路。” 李正赞同地说道:“陛下这个想法很好。” “你有什么办法吗?” 李世民再次朗声问道。 “我啊。”李正思量着说道:“想要给寒门学子一条路不难,只要抓紧读书就好,各州各县分配夫子,免费入学,自然就会让更多的普通百姓有书可读。” 李世民再次问道:“这需要很多的书。” 李正点头也没有否定,“没错这就要很多的书。” 房玄龄看着李正和李世民之间的气氛开始有些诡异起来。 李世民接着说道:“可是世家士族一直挡在路上。” 李正微笑说道:“那就是陛下的事情了。” 房玄龄又说道:“朝中发现不少推举上来的书生士子大多都是崔家子弟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