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诏曰:从来帝王之治天下,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。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、休养苍生,共四海之利为利、一天下之心为心,保邦于未危、致治于未乱,夙夜孜孜,寤寐不遑,为久远之国计,庶乎近之……监国皇太子赵桓,德才兼备,天下所望,深肖朕躬,必能克承大统。著于三日后继朕登基,即皇帝位。布告中外,咸使闻知。宣和三年三月十七日” 擦!传位诏书? 赵桓猛地抬头,随后向身后看了一圈,目光所及,群臣无不喜悦,一副阴谋得逞的样子。 怪不得,刚才他们盯着赵楷手里的圣旨时,目光如此火热。 看来群臣都知道了,就瞒着自己一个;这么大的事,他不信军统司的人不知道,却故意瞒着自己。 他又看向宋清,见宋清也是一脸震惊,心里才一松。 “太子!接旨吧!” 赵桓深吸一口气,沉声道:“父皇千秋正盛,儿臣不敢接旨!” 拒绝了? 李纲、闻焕章、赵鼎、张孝纯、耿南仲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呼啦一下全都出列跪在了正中。 “请太子殿下接旨!” “请太子殿下接旨!” 赵桓冷冷地看着背后,没有意思喜悦。 虽然这一天也同样期盼,但不该是这个样子。 瞒着自己,恐怕就是怕自己再拖延到平了方腊、田虎之后吧? 自己若是不答应,就集体逼宫,恐怕也是他们商议好的吧? 这一刻,他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孤家寡人,也明白了石碣碑上的人物即便对自己忠心,也不是对自己百依百顺。 就像子女也有叛逆父母的时候,越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,有时候反而更容易不听话,甚至擅作主张。 比如现在下面的李纲、闻焕章、许贯忠、宋江等人。 他们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是为了赵桓好,在他们心中或许这就是忠心的一种体现。 但这种忠心即便让自己愤怒不起来,但也开心不起来。 孤家寡人哦,看来自己要牢记此刻了! “殿下是想一直就这么让天下别有用心的人说三道四看笑话吗?” 见赵桓没有反应,李纲毅然道。 “天下材士盼殿下继位如婴孩盼父母之归,殿下莫要失了人望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