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过林朝却不想被这种仇恨情绪所支配,便又开口道:“公义,某准备过几日便向玄德公进谏,起兵收复幽州,继而北征胡虏。” 闻言,高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。 “监军此言当真?” 林朝对高顺的反应相当满意,点头道:“自然是当真的。不过战争非一朝一夕之事,更何况咱们去年才刚刚收复三州之地,如今正是修生养息之事。 再者,北征首重骑兵。如今幽州不在咱们手中,自然没有多少骑兵可用,想要征伐胡虏,还得养马练兵,公义以为如何?” 话说到这里,高顺总算明白林朝召自己前来的目的了。 只见高顺起身抱拳道:“监军放心,只需给末将数年时间,末将便能练出一支精骑,横扫蛮夷自然不成问题!” 好,很有精神!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! 林朝笑道:“公义有此决心,某甚是欣慰。倘若公义能练出一支精骑,待北征胡虏之时,某便表奏玄德公,拜你为一军主将,让你亲自率军踏平蛮夷!” 高顺如此爽快,林朝又岂能不给他一个保证。 “多谢监军提携!” 高顺满脸激动道,脸已经快变成关羽的颜色了。 “还有一事,请公义为某参议一番。”林朝指着地图开口道,“公义以为,北地何处适合养马练兵?” 一名精锐的骑兵,可不是步卒加一匹战马就能合成的,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练出来的。 只有在人与战马达到某种默契程度的时候,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骑兵。不然寻常人驾驭战马都不容易,又何谈作战? 所以骑兵的训练,必须得是人与马一同训练,方能见成效。 闻言,高顺甚至都没仔细观看地图,便抬手指了下去。 “末将以为,这两处地方适合养马练兵。” 林朝低头一看,只见高顺所指的两处地方,一处是并州的朔方、五原、云中、定襄等地。另一处则是幽州的上谷、广阳、渔阳、涿郡等地。 “为何是这两处?” 林朝只知道马适合在北方蓄养,却不明白里面真正的门道,所以才有此一问。 只见高顺抱拳道:“监军容禀,马喜高寒,非炎方所利。自古上等战马,皆出自北地。而一匹马驹想出成为战马,又得需要开阔地带来进行训练。 末将方才所指的两处地方,皆水草丰茂之地,适合放牧,自然也就适合训练骑兵。” 见高顺说得条理清晰,林朝不禁点了点头,心道自己算是找对人了。 马这个物种,天生就不喜炎热。试问在气温三十多度的炎炎夏日,连人都扛不住,更何况满身都是毛发的战马,非得成片成片的病死不可。 所以中原不是不能养马,而是养不出好的战马。 听完高顺的讲解,林朝又看了看地图,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…… 所谓朔方、五原、云中、定襄等地,正是后世人口中的河套地区! 这可是一块真正的风水宝地,更是天然的马场。 最关键的是,这里不仅是马场,还是中原与异族的交界地,长城便是沿着此地修建。 作为一块类似跳板的地方,中原衰乱之时,异族便沿着此地入寇。 等到中原强盛之时,大军也是从此地开始征伐异族。 而上谷、广阳、渔阳、涿郡等地,在后世两宋时期还有一个名字——燕云十六州! 失去了这块地方的两宋,在骑兵方面一直支棱不起来,一直被北方的异族摁在地上狠狠摩擦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 高顺的话,使林朝大有启发,更坚定了拿下这两块地方的决心。 有了这两块地方,在骑兵战场上就有了主动权,反之则处处受制于人。 沉思半晌后,林朝又开口问道:“公义,某若给足你人手物资,编练出七万精骑需要多长时间?” “七万精骑!” 饶是高顺一贯稳重,也着实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。 “不错,就是七万。” 高顺苦笑道:“监军,战马非三年不可成,且母马每次生产,大多只产一头马驹。就算监军给末将一万匹母马,想要变成七万匹战马,最少也得六七年时间。” “这么久!” 林朝显然也被这个时间给吓到了。 中平四年从中山起兵开始,到如今雄踞四州之地,也不过才不到六年的时间而已。 而养七万匹战马,居然需要七年时间! 第(2/3)页